觀摩會現場
消防應急救援演練
項目管理人員檢查仿宋代彩繪效果
5月31日,由南充市順慶區城鄉建設局主辦,中國五冶集團承辦的南充市順慶區建筑施工領域2022年“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暨現場消防應急救援演練和安全質量觀摩會在中國五冶集團清暉閣及沿江景觀提升工程現場舉行。
活動期間,全體人員共同觀看了中國五冶集團清暉閣及沿江景觀提升工程現場消防應急救援演練,觀摩了項目材料工藝樣板,木結構加工工藝流程,筒瓦屋頂、裝飾木斗拱、仿宋代油漆、仿宋代彩繪、石作等現場實體及施工工藝,以及項目安全質量管理的系列舉措與經驗成果。其中,中國五冶集團強大的古建筑裝飾裝修實力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同行的高度評價,進一步彰顯了“五冶裝飾”品牌。
中國五冶集團清暉閣及沿江景觀提升工程位于南充順慶區,緊鄰濱江路,與嘉陵江畔相依,總建筑面積約12285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主塔和左右兩座輔亭組成,其余部分為室外鋪裝、綠化景觀、景觀湖等。其中,清暉閣主塔九層,總高約75米,是目前四川省在建規模最大、工藝最完善、還原度最高的宋式仿古建筑。
為什么要把清暉閣做成宋式?資料顯示,清暉閣是唐宋時期就存在于南充的古建筑,后來遭到損毀。2018年,南充市決定重建清暉閣,選址于濱江中路四段的南門壩生態公園。項目建成后將與高坪宋代白塔遙相呼應,嘉陵江南充城區段將再現唐宋遺韻古風,成為南充新的城市地標。同時順慶將再添一座濱江生態公園,對于豐富城市文化底蘊、提升城市軟實力、增強城市發展后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宋式建筑,重建的清暉閣在建筑外觀上極具特色,宋代的建筑風格趨向華麗、精微,技術日益成熟、規范。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渾的特點。建筑物的屋脊、翼角有起翹之勢,不像唐代渾厚的風格,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特別是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顏色十分突出。在窗欞、染柱與石座的雕刻與彩繪的變化十分豐富,柱子造型更是變化多端。
中國五冶集團清暉閣及沿江景觀提升工程項目負責人劉云亮介紹,為了讓清暉閣完美再現唐宋古風,中國五冶集團充分發揮全產業鏈頂級服務的優勢,從設計、工藝、管理等多方面為項目保駕護航。從設計上,清暉閣充分應用BIM技術,結合古建設計,成立了專業仿古建筑深化設計團隊,為項目整個仿古體系進行了完善和優化設計,深化了仿古建筑節點及輔助材料下單及加工安裝,確保項目按照規劃和設計方案完美呈現;在工藝上,從建筑形制、細節把控,到材料選擇都精益求精,通過對仿宋建筑的相關文獻(《營造法式》《斗拱》《彩繪研究》)等學習和研究,全力吸收和消化相關仿宋制式知識,結合現代建筑項目特色,從建筑、結構、功能等方面上嚴格把控每一道工藝、工序質量和安全。在管理上,成立了分木作(斗拱、額、梁、枋、門窗等)負責人、油漆和彩繪負責人、石作負責人等工藝負責人,從設計、材料、打樣、施工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專人負責和把控,確保本項目施工質量和效果。同時,項目還在南充當地政府、建設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整合成立了強大的仿古建筑專家團隊。“為了把項目做成精品,我們在南充市順慶區政府、區城鄉建設局等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深入組織項目團隊和專家到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等知名古建筑考察學習,汲取了大量豐富、寶貴的古建制式相關知識。”劉云亮說。
為了逼真還原宋式建筑對色彩的運用,項目部特別聘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匠,承擔清暉閣的彩繪工作。該“非遺”團隊來自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承德避暑山莊彩繪工匠的后人,傳承了高超的古建筑彩繪技藝,他們具有更嚴謹、獨特及專業藝術眼光,采用純手工繪制,材料選擇方面完全按照文物修繕用料進行選擇桐油、磚灰、豬血、麻筋、石灰、礦物顏料等全是北京發貨,彩繪工序近二十道。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非遺傳承工匠的勾勒下,清暉閣第五層的斗拱從原木色逐漸變成五彩斑斕的圖案,再現了“雕梁畫棟”的古建筑之美。
目前,項目正在進行大面積仿古建筑外裝飾施工,接下來將進行室內裝飾、室外總平等施工,預計在今年國慶節完美呈現,展示“將帥故里·錦繡南充”文旅品牌,力求打造成為南充市又一新晉網紅旅游打圣地,為推動南充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四川省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強省貢獻五冶力量。(楊詩航 曾界嶼)
【文字編輯:范興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