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福利色色,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欧美一级性视频

首頁 新聞中心經營動態走進五冶科技中心 看見未來建筑之光
走進五冶科技中心 看見未來建筑之光
來源:中國五冶集團
作者:黨委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4年05月21日
瀏覽:2664 次

活動合影

  5月13日-5月19日,由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導,住房城鄉建設廳科技委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專委會主辦的“未來建筑之光——2024年四川省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科技活動周”在中國五冶集團科技中心舉辦。

  作為2024年四川省住建領域科技活動周主題活動之一,活動聚焦“數字未來、智造未來、裝配未來、綠色未來、智慧未來”五大專題,旨在提升公眾對現代建筑技術的認識,助推四川省建筑行業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綠色、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活動吸引了人民網、四川日報、成都日報、四川電視臺、成都電視臺、封面新聞、中國改革報等20多家中央、省、市和行業媒體現場采訪。活動會場所在地五冶科技中心作為一座充滿先進科技元素的綠色低碳建筑,更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焦點”。

  四川電視臺:這個“神奇”地標自帶未來感,最抓眼球的就是“鯨躍”造型,北側呈階梯狀的層層退臺,南側是堆疊的懸挑結構,就像“遮陽傘”,夏季能有效減少陽光直射,冬季太陽高度角降低時保證了充足采光,這種被動設計體現了建筑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四川日報:大樓藏著很多“節能法寶”,其中,導光纖維采光系統和導光管采光系統最讓我感興趣,這些“向日葵”“大管道”能將室外自然光“運輸”到地下食堂等功能區,不開電燈就能保證基本照明,僅此一項每年便可節約電能約5500千瓦時。

  中國改革報:五冶自主研發的自適應遮陽系統能自動調節外立面的百葉,方便夏季遮陽、冬季采光采暖,由真空玻璃、玻纖型材、真空保溫板組成幕墻能讓大樓保溫性能達到普通建筑2至4倍,北側還用固化纖維土模塊栽種植被,消減城市熱島效應,這身節能環保的“外衣”大幅提高了建筑的含“綠”量。

  成都日報:五冶自主研發的數字孿生系統像 “中樞大腦”,集成了智能照明、人體感應、室內空氣質量監控、室外氣象監控各種數據,通過實時監測分析各項能耗,可以智慧控制空調、照明、電梯等設備,配合中水回收系統、智能中央空調系統,建筑能“思考”,會“呼吸”,讓人印象深刻。

  四川新聞網:大樓的光儲直柔技術非常“吸睛”——屋頂鋪滿單晶硅光伏發電板,累計年發電量約9.9萬千瓦時,還設置了約200千瓦時裝機容量的戶外集裝箱式儲能裝置以及直流用電設備,就像超級“充電寶”,以柔性控制策略削峰填谷,最大限度減少市政用電,做得很好。

  建筑時報:大樓以鋼結構為“骨架”,單體裝配率達91.48%,達到了國標裝配式建筑AAA級水平,這種“搭積木”的裝配式建造技術,既縮短了工期,保證了品質,也有效降低建筑垃圾和施工揚塵產生,可以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的“三贏”。

  人民網:五冶科技大廈按照“被動優先、主動優化、可再生能源抵消”的近零能耗建筑標準打造,不僅用作辦公樓,更將其中一部分作向社會公眾開放的科普展覽館,體現了企業的實力和擔當,值得“點贊”。

 


上一篇:中國五冶集團古藺茅溪醬酒九壩項目一區四標段38號制曲車間主體結構封頂 下一篇:中國五冶集團中標新津花源柳河村保障性租賃住房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